業內消息人士表示,中遠海運集團已聯系國內造船廠,打算訂造一系列21,000標箱新造船,目前,新造船的具體數量尚不清楚。
此舉將對對手公司造成打擊,因為這種規模的船舶通常部署亞洲至北歐的航線上,對手公司擔心亞洲至北歐的航線運力將過剩。
一名造船人士表示,中遠海運仍在初步詢階段,達成交易還需要一段時間。
據悉,中遠海運除了聯系了國內大型船企,如滬東中華造船、江南造船、大連船舶重工外,還聯系了旗下中遠海運重工。
造船業人士表示: “中遠海運考慮訂造配備廢氣洗滌器的雙燃料新造船。”
中遠海運很快將接收17艘規模在19,000至21,000標箱之間的超大型新造船。
預計未來幾星期,中遠海運將接收四艘21,237標箱,接收的首艘船是Cosco Shipping Galaxy(建於2019年)。
上周,中遠海運下屬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公布,將開發25,000標箱級船舶設計。
目前尚不清楚中遠海運是否會在訂單中使用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開發的船舶設計,或是選擇其他造船廠提出的設計。
中遠海運的管理人員沒有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
一名業內市場消息人士對中遠海運計劃訂造超大型集裝箱船感到吃驚,因為全球貿易前景并不樂觀。
全球集裝箱運價指數的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亞洲至北歐航線的運費下降了約三分之一,至達到每40英尺集裝箱1,431美元。
國際航運分析機構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亞洲至北歐航線上,船舶的平均規模從2007年的7,000標箱翻了一番,達到15,000標箱以上。
但該消息人士補充說,目前規模超過20,000標箱級集裝箱船難以填滿其貨物容量,因此,一些班輪公司已將這些船部署在其他的貿易航線上。
該船舶消息人士表示:“如果中遠海運訂造這批船,可能會進一步推遲集裝箱船市場的復蘇。這些大型船只適用於遠東到歐洲的貿易航線,并且不靈活。”
中遠海運已經宣布,將從下個月開始部署七艘巨型集裝箱船,作為海洋聯盟升級亞洲-中東航線計劃的一部分。海洋聯盟成員還包括達飛輪船、長榮和東方海外。
(來源:貿易風)